《上海觀察日記》上海城市的文藝復興

文化與藝術,是一個城市文明在發展的必經路程。在這裡,我們討論上海的環境、生活等等,累積了一些東西以後,我想來談談文藝復興。

上海大部分的文藝場區與較為大眾的活動,都是從21世紀開始的,聽起來好像很久遠,其實也不過是15年前的事。那些曲高和寡的藝術,在2000年左右開始穿上新潮的包裝、走進老廠房;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了本土創作的價值,手工藝、設計品走進越來越多人的家中。同時,內地的本土演出者也慢慢得到國際認可,所謂的文藝復興,大概就是這樣展開的。

一切的一切,與當代四大畫家的畫作在拍賣會上大放異彩有關

第一次看到張曉剛的畫作,是在2005年的《演出者》雜誌中,血緣系列裡面,人的表情與顏色被融化成單一的畫面,像是用很顯眼的白色或者黃色在中間畫上一筆,那時候國外的評論大概是這樣的:『整個環境在壓抑的政治力量下,將畫面中的地標、人物,濃縮成單一、沈重的色調,如同過去的黑白照片,那一抹亮眼如同完全做壞的顏色,是對這些過去的反動、對環境的抵抗,充滿無力感但同時又讓人物的掙扎顯得非常有力量。』

從這樣的評論,我們其實不難看見,當代的中國演出者,都很難脫出政治色彩的框架,有些人表達抵抗、有些人表達不滿、有些人表達接受、有些人表達贊同,這樣的元素與內涵大概持續了十年,從二十一世紀開始,這些議題性作品席捲了全世界的畫廊與收藏家,中國的一線城市逐漸開始意識到『本土藝術』的價值,像是買下頤和園的12生肖獸首這樣事件成為大家的話題之一,人們的價值觀開始改變,變得追求除了身體的享受以外、對於藝術性生活的想像。

逐漸放下的包袱

但是這個框架也是會膩的,曾梵志的作品『面具』得到空前的成功開始,可以看到演出者對於政治包袱的影子逐漸放下,專注在人的哲學觀上面,人的互動、人的思考、人的未來、人的過去,這些想法逐漸在新銳演出者中呈現,並且題材從更以往的傳統素材到現代時事的觀察都有,那種多元、豐富的蓬勃感正在萌芽並且成長。這不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很像嘛?人們拋棄了奢華的神性,轉而用更『人』的角度去詮釋神與人、人與人的模式與精神。

在中國的門戶城市 – 上海,藝術更是蓬勃發展

上海市在2010年的創意產業統計資料顯示,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為108.94萬人,占總人口的4%,總產值到了5499.03億元,成長14.2%,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%。很明顯的,是上海市的重要支柱產業。由於沒有臺灣的資料做比較,所以比較難以想像這樣的產值到底是多是 少,不過臺灣政府的一年公共預算大概就是4000億人民幣,因此這樣的產值顯然可見是非常驚人的數字。

我很喜歡去民生當代美術館,離我家很近,門票很便宜,甚至不用錢只需要預約,因此可以看很多有趣的展覽。最近的主題是《兒時的朋友都胖了》,有一系列的影片與畫作、新媒材…等。連國際品牌像是Dior也開始在百貨公司、大型公園做很多類似臨時博物館的展覽演出。

這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,而我們在上海見證。

(*張曉剛、方力鈞、岳敏君、王廣義 為中國當代四大畫家)

波波先生

如果有一群雞蛋對抗一面堅不可催的高牆,我想站在雞蛋這一邊。 想記錄璀燦光芒之外,是否還有我們遺忘的東西值得被注意。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